只是阿吕的爸爸就这样毫无征兆地离开了,家里的负担都落在了吕姨的身上。
支撑这个家就已经筋疲力尽,还有阿吕的学费,这无疑是一座大山,压垮了吕姨。
阿吕孝顺,直接提出不去上学了,在家帮忙干活,结果被吕姨一顿暴打。
吕姨边打边哭,泣不成声。
痛恨自己的无能,感慨命运的颠簸。
不过好像是上天听到了他们的呼救,给了他们生活的希望。
在这样绝望的境地下,有好心人提出要资助阿吕继续读书。
时值阿吕12岁,第一次感受到来自世界的好意。
就这样,在好心人的赞助下,阿吕的学费解决了。
他更加努力,更加勤奋,后来争气地考上了北京的学校。
这样励志的故事还上了大理当时的头条晚报,有不少的人纷纷涌到我们这些狭窄的巷子里采访他,真真是把整条巷子围得水泄不通,苍蝇都飞不进去一只。
之后的那个暑假,哑驴家成了旅游热门地,标签是‘命运多舛的哑巴少年考上北京名校’。
不知是这标签在一众花花绿绿的广告宣传当中太过朴实到独特,还是这老掉牙的故事又唤起旅客朋友们新的审美,总之,那个暑假,阿吕家无比热闹。
门庭若市,游客络绎不绝。
也是只从那之后,大伙都不喊他哑驴了,改口阿吕。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《糖果读物》回复书号【12552】